首页>作协刊物>《延河》杂志>延河精选

精神地图|商震:蜀道或茶马古道

文章来源:陕西作家网发表时间:2020-06-28

  我们的祖先或先民选择居住地的条件是“依山傍水”,选择道路也是“依山傍水”。山、水是供养生命之源。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无一例外地把地缘山脉、河流及水道沿岸作为首选的交通道路。青泥岭(铁山)下有两条水系经过,嘉陵江与白水江。毫无疑问,早期的人类已经在这里生息繁衍了。在人类成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山系、水系框架下所创造的人类文化有着不同的特点,比如身体的表征及民族的形成等等。

  说到青泥岭地区的先民,又要从秦岭说起。

  关于秦岭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概念。这里单说狭义的秦岭。狭义的秦岭又被划分为东、中、西三段。一般情况下,人们把徽县以西划为西秦岭(青泥岭蜀道就在西秦岭的范畴)。可见,甘肃境内的秦岭山脉大部分属于西秦岭。西秦岭的走向大致为西北到东南,海拔高度在2000米到4000米之间,主要山体有凤岭、迭山、岷山等,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

  西秦岭或者就是人们说的:秦岭。

  西秦岭中人文历史丰富。伏羲生于此地,刑天在此处与黄帝战斗,秦人的崛起于此,氐、羌等民族活动于此。等等。

  说起伏羲,应该是中国历史神话典籍记载最丰富的一位。关于他的出生地,人们众说纷纭。有的说他出生于渭水畔的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也有的说他“生于仇池(常羊山),长于成纪”。无论哪一种说法正确,有一点足以说明伏羲是出生在秦岭地区,伏羲时代的古文明之光也是从秦岭地区升起的。

  伏羲时代是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肇启时代。在秦岭地区及西部渭水流域的黄土高原上活动的伏羲部族发展壮大以及和东方部族的斗争融合,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于是,就有了许多用于生活、生产的创制与发明。伏羲正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为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人们将这个时代的发明创造统统归属到他的身上,让他彻头彻尾地高大上,以表示对这位杰出部族首领的崇拜和颂扬。可以说,伏羲的发明创造既是伏羲的,同时也属于整个伏羲时代。伏羲时代也包括女娲时代。女娲,为伏羲之妹。传说她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最初的秩序并建立婚姻制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原始文明。

  我国的史前文明大约在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在这三千年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史前文化的源头就是长江、黄河流域,史称两河流域。黄河流域的秦岭地区,是史前文明发祥的重要地区。除神话传说之外,有史可查的记载也是不胜枚举。我仅想说说和陇南(青泥岭)地区有着直接关系的“宁家庄遗址”。

  宁家庄遗址,位于陇南市西和县境北端长道镇西汉水河谷南岸的台地上,距县城三十三公里,与名闻遐迩的三国古战场祁山堡隔河相望。经专家确认,这是陇南市境内迄今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人类遗迹。宁家庄遗址属仰韶文化类型。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开阔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最早的陇南先民就生活在这里。遗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陶器残片俯拾皆是,有红陶、黑陶,有的红陶片上还有图案。路边断崖间,尚有古代人类遗留的房址、窑址和弃置废物的灰坑出露,大部分遗存属于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范畴。在这里发现的最早遗存,是一种时代特征鲜明的交叉绳纹陶片。它与秦安大地湾发现的早期陶片特征一致。西和县宁家庄遗址与秦安大地湾遗址、天水师赵村遗址齐名。

  有房址就是有人群定居,有窑址就是有人群生产。这些陶器,用于生活,肯定也用于交易。有交易就要有通道,如果这些土陶器皿与巴蜀地区交换生活物资,那么,往来交易的通道就是早期的青泥岭蜀道。

  而在距西和县城五十多公里的揽桥遗址中发现的寺洼文化,更能说明这一地区的生产、生活及与外界交流的形态。寺洼文化是古老的文化遗存,最早在甘肃省临夏市临洮县寺洼村发现而得名。

  这个文化类型存在于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并扩及陕西省千水、泾水流域。此时,人群聚集而居已具相当规模,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社会形态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其中,马鞍形鱼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有专家认为,这个文化遗存属于古代氐、羌民族文化遗存,为研究氐、羌民族在西和县境内的活动及仇池国的渊源,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佐证。

  史料记载并证实,先秦时期,西和县境北部是秦人的活动区域,先后为西丘、西垂、西县所辖,是秦人养马发迹之地;县境南部为氐、羌所居。

  现今在西和县的大桥乡有一座铁索桥,是明代修造的,这座桥连接着“西(西和县)武(武都区)公路”,当初也是仇池国通往四川等地的必经之路,人们推测在汉代时这里就应该有桥了。不过,年代久远,再加之当时是笮桥,保存不易,已经找不到踪迹了。现今这座桥当然不是原来的旧址。有人认为,原始的索桥是由羌、氐先民们建造的。据说,最初来到这里的羌、氐族人看到这里交通十分困难,就想架桥。后经当地人指点,羌、氐人就地取材,用竹、藤、麻等拧成绳索,横拉两岸,或成溜索,或铺木板,造成了大桥。这种索桥应该就是今天的铁索桥的前身。

  在仇池国时期,羌、氐道桥的作用极为重要,西汉水上游一带,修建了众多索桥。唐代人经过西和县到徽县,再走上通往四川的陇蜀古道,这些索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索桥及道路都进行过多次整修,至今还有留下了《新路颂》的摩崖石刻。)陇蜀古道上,出现了大量的竹索桥、藤索桥。杜甫入川时,就走过许多这种索桥,并留有《咏笮桥》一诗。“笮”在《说文》中解释为“筊也。从竹,乍声。竹索也。”笮桥,就是竹篾编成的索桥。陇南各县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还保存了三十座左右的竹索桥,并对此多次加固整修。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竹索桥都被铁索、钢索所取代,最后一座竹索桥是文县黄路山竹索桥,于2000年前后被拆除。当然,羌氐人所建造的索桥并不在这个位置。原先这座桥址在下游四五里的地方,后来,是明代搬迁到现在这里的。至于当年为什么搬迁,就说不清了,或许是因为路或河道的改变。桥,只管连接两端陆地,悬空的部分就是留给人们去猜测的迷雾。(商震)

(本文为节选)

(本文发表于2020年《延河》杂志第5期精神地图一栏,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

书记信箱 陕西省作协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