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家作品>新作推荐

闫太安诗集《会唱歌的颜色》出版发行

文章来源:闫太安发表时间:2023-02-20

  【编者按】

  近日,闫太安诗集《会唱歌的颜色》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会唱歌的颜色》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百余首诗作。作品以个体的经验、情绪、意识为交织物,用飞驰的想象,夸张的比喻,丰沛的情感,深邃的思想,生动的细节,带领读者穿过语言的神秘之境,进入完全陌生的思想之境,穿越现实与想象之间那条幽暗的甬道,领略别样人生的天光云影,咀嚼生命的千般滋味;体味诗歌文本中精神的律动、意气的飞扬,和生命本真的意义,形成了具有温和承载力的语言特点及文本个性。

  今日,陕西作家网邀您共读诗歌节选。

  

闫太安《会唱歌的颜色》/太白文艺出版社

   

  

  诗歌选读

   

  

  我是一只有枪的鱼

  我的枪里只有三颗星星

  第一颗要击毁全世界的航空母舰与原子弹

  戳穿糖果里面包藏的慢性毒药

  还原一滴水的慈悲

  与一朵荷花在淤泥里的微笑

  第二颗将击灭永恒的时间

  火焰,灰沫,黑夜与萤火

  以及睡在贝壳里的海水与珍珠

  揭穿它们苍老的抑郁症与白日梦

  第三颗将正中自己的心脏

  把一个人在世上的恩怨一笔勾销

  把故乡和肉身变成白色的浮云

  和浪迹天涯永不回头的游子

  我也是一只开着旧福特车的鱼

  我的车一直在高速档位上前进

  我要在月宫的桂树下停下来

  高声叫出我白发渐多的嫦娥

  我们一起跳一支大雪纷飞的舞

  等曲终鱼散之后

  我依然做我的流水

  她依然做她的野草

  

  

  草原有多宽

  草原有多宽

  只有阿爸奔跑在云端的马头琴的琴音知道

  只有阿妈生了一大堆水嫩的云朵和青草的子宫知道

  只有乳牛的叫声和跪哺的羊羔知道

  只有凄楚的被野狼咬伤的北风和月亮知道

  而我是天外的来客

  我的马蹄只追逐马兰花的幽香

  只在一朵矢车菊的花房里作短暂的停留

  只偷偷看一眼火烙草的眼神,为了不被它的针刺伤

  只在夜间手提紫斑风铃的灯笼

  去捉几只萤火,去摘几颗星星

  决不去讨好娇媚的百合

  可一定会坐到罂粟与狼毒花的毡房

  喝它们赐给的毒,写绝望的诗

  并在草原的宽度里作待宰的牛马,骆驼和羊

  用血肉哺育饥饿的牧草,石头和沙子

  哺育,草原梦一样辽阔无助的眼睛

  草原有多宽

  地下的白骨不知道

  只有风和鹰知道

  只有它肌肤上的草知道

  只有它草丛中,蟋蟀与蝈蝈的儿歌与泣哭知道

  

  

  站在星空下

  天上有那么多的星星在迷茫

  那么多没有母亲的孤儿在哭

  那么多失去孩子的胡狼在叫

  那么多在夜里渴望的眼

  都闪亮着灯火的伤口

  那么多啼叫的杜鹃,在倾倒口中的血水

  那么多祖先的灵火,在对着黑夜的秘密倾诉

  那么多的星星,在熄灭着

  远行的灯塔,关闭着流星的叮嘱

  只有我表情木然,沉默无语

  站在星空下

  星星是明亮的,我的骨头是明亮的

  时间一秒一秒嘀嗒的声音是明亮的,我的梦也是明亮的

  包括一面被她打碎了的镜子

  它碎裂在天幕上的水晶是明亮的

  比所有的星星更加具有另类的光芒

  想你是一个无底深洞

  想你,就有一群群鱼游走,一只只鸟飞去

  就有一朵朵花开败,一弯弯水流走

  就有细雨霏霏,雪花飘飘

  就有一只孤狼站在沙漠的月牙上

  泣哭着北风

  

  

  想你是一个无底的深洞

  我把喜马拉雅山一点一点地给它搬进去

  把呼伦贝尔大草原一寸一寸地为它移过去

  把太平洋一瓢一瓢地为它舀进去

  可它们都不见了踪影

  想你,我构建了一个私人的博物馆

  馆藏中有你全部的微笑与化石

  想你,就有一只羊离开了羊皮,走向了草地

  就有另一只羊从草地上回来,又走回羊皮

  

  

  母 亲

  一

  我手推着板车,把母亲从坟地接回了家

  她一言不发

  身上还是穿着那套碎花布衣

  醒来时,房间里空空荡荡

  窗外,枣树在风中发出细碎的音声

  像是母亲小声的呢喃

  在我的心头微颤

  抬脚走出家门

  院子里的石碾子在沉默

  天上的云一动不动

  我想喊一声:妈

  未出声,泪水已奔涌

  二

  小时候,整个村子缺少口粮

  高山上的风和狼都是饥饿的

  河岸上的石头,河沟里的青蛙

  也是饥饿的

  它们的肠胃里五谷的颗粒在高声呐喊

  那时候,母亲没有乳汁

  七个儿女是她用血伴着汗水喂大

  年老的母亲殁于多年的糖尿病症

  母亲啊!你的来世是盐上开出的花朵

  如今,这时代只属于融化在口中的糖果

  三

  夏天葱茏的绿

  被池塘边的一群青蛙大声揉捏

  把我的心掏空

  空的像掉在池塘中的那弯瘦月

  耳朵里总是响起那台老纺车的歌唱

  我童年的面包就高挂在盛满童话的篮子里

  母亲用野菜、糠皮和童谣将我养大

  被这时光的苦刑执意带去的母亲啊!

  我的思念是这池塘里的深水

  泪水落下来就成为池塘中的飞鱼

  他们都是最懂事的

  一定会被鱼钩上的饵钓走

  四

  这白昼,这黑夜,伤害了我

  他们带走了母亲

  带走了我的暖阳,我的梦

  人间的哀乐我拒绝听

  它里面有一大堆毒虫

  咬伤了云,雨止不住地下

  母亲的新家就安在了村口的那块田埂上

  她没有窗户的房顶是一道火辣辣的目光

  照看着四周的果园和麦田

  照看着儿孙和脚下的远方

  母亲啊!今夜是否安然入睡?

  不眠的虫鸣又搅痛了星星的瞳孔

  它们在草叶上挂满了露珠

  难道也是失去了巢和亲娘

  五

  母亲走后

  我在院子的西边墙角

  遇见一条白色的蛇

  它和我相视,不舍离开

  那时,我就觉得是母亲一转身回来了

  我祷告:“人世就是苦海,你赶紧走吧”

  白色的月光转身就消失在草丛

  母爱是条弯曲的河流

  它在幽暗处打通了我的经络

  被天空丢弃的月亮

  用血色的失眠,踌躇在这幽深的河流

  它也是只再也找不到上游的蝌蚪

  六

  母亲,我是你的土地与河流

  庄稼与粮食,花儿与果子,浪花与鱼

  也都是你的

  你的七十九个春天里

  有七十九座山,七十九条河

  七十九只布谷,七十九头牛

  它们是我身体里的骨骼、热血和民歌

  我手推着板车,把母亲送回了家

  她一言不发

  身上还是穿着那套碎花布衣

  我坚信她活着

  和痛苦一起活着

  就在这条山道上

  

  

  站在夜空下,黑夜是我的佛祖

  站在夜空下

  我喝了一杯又一杯流星斟满的酒

  由此,我想:

  “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有好酒的人”

  每一个星球,都是一朵桃花

  它们是那样轻轻地开又静静地落

  却和蜜蜂与爱情,快乐和忧伤

  不发生一点纠葛

  站在夜空下

  我在想黑夜是佛祖

  他温暖的大手把整个星空擦得贼亮

  把所有疲劳悲苦的心

  都用子宫般舒适的丝绵裹起来

  但我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坏的孩子

  曾记得那晚,仅一巴掌下去

  就把床头的月亮打回了乌云

  那时,我曾听见一颗星星对我说:

  “爱情只属于永恒的黑夜和水”

  

  

  西山的月亮

  西山的月亮是一个悬在半空里踟躇的黑鸟

  也是一个不慎落入了江水里

  和坠入了云雾里的黑鸟

  是一个我不可能走近却又不可能放下的黑鸟

  也是一个我摸不透想不通的黑鸟

  西山的月亮是一只过分自满的鸽子

  是一只我看得见却怎么也捉不住的鸽子

  是一只我爱不了也恨不了的鸽子

  我曾送她九朵玫瑰,她收下了却又不理睬我

  就这样她一直站在高处

  让我看得见她却又靠不近她

  西山的月亮

  她是我一个人独有的月亮

  

  

  在月亮的宴席上

  在月亮的宴席上

  幼小的蝎子吞食掉它们的母亲

  走向新生和明天

  月亮也被我们当做了一只肥硕的海贝

  吃掉它鲜嫩的肉质

  把空空的贝壳丢弃在荒废的海滩

  在月亮的宴席上

  人类也是一只被掏空灵魂的海贝

  外壳看起来花纹细腻

  其实内部什么也没有

  

  

  寓言式的色彩:一种对命运的领取

  陈啊妮

  闫太安的诗歌阳光、大气、肆意、干净、纯粹、沉稳,他总是站在高处和风中,如一个快乐的孩子,细细打量又精心品味其所闻所见。显然,诗人没有白描面前的世界,最终落实成文字的乃是世界在他内心的投射,一种已然诗化的东西。令人惊奇的是,缘于童心灿烂,他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也恍若听到了神秘之声。他的诗集《会唱歌的颜色》分为五辑,共132首诗,让我们读到了一位诗人对色彩和情景特有的触觉:在宽阔的视域里呈现深刻细节,在看似浪漫的叙述中显示出了隐忍和机智。我认为闫太安诗歌的纯净和真诚,是最打动人的地方,而且超脱了一个普通诗人对命运和生活的疼痛和执拗,选择向有光的、温暖的、摒弃凡俗的想象空间的迁移。某种意义上,他的诗境是个“童话世界”,如“而我是天外的来客/我的马蹄只追逐马兰花的幽香/只在一朵矢车菊的花房里作短暂的停留”(《草原有多宽》),当然这并不代表诗人缺少辨识世间苦难的眼睛,只是没有选择服从,落入郁寂或伤感——他甚至是用天使的姿态“一边轻盈地飞,一边观望深渊”,诗句因之有种抑扬顿挫的音律感,一种沉滞和跳跃的结合,显现出自然和心灵的双重洞察。

  诗人在第一辑中收录的一组诗,基本都是诗人自我心灵的观照,他毫无顾忌,如天真少年般将自己的内在袒露无遗。我们从中可以读到一种天真,也能读到一种决绝。如《我的灵魂丢了》,让人感觉如不谙世事的孩童向母亲的诉说,这首诗甚至可以归入“儿童诗”,但普通的儿童是写不出来的,一定是历经人生苦难后的一种“涅槃”,一种放下手里的匕首立地成佛的顿悟:

  “我的灵魂丢了

  我把黑夜这块柔软的面团

  做成了一个人的生日蛋糕

  然后

  点上一支红烛

  等着他闭上眼睛回到我的身体

  向我许下一个美好的心愿”

  诗人在此“灵魂丢了”,与等待“回到我的身体”,不也正喻示人生为了生活可能的灵魂的迷失吗?正如《我的身体里有一只独角的兽》所写的,“这是一只时隐时现又缺失理智的兽”,人生拼搏上升阶段,这就是雄心或野心的“兽”,不甘落败的“兽”。

  《身体里有一个花园》《我的身体里有两匹马》《就让我化身万世的浮云》等,都是诗人恣意地自我剖解,诗人的身体成了美好的和丑恶的两个“自我”的“角斗场”、也可能是两种人生态度的徘徊不定和反复切换,如“一匹要做诗人/一匹甘愿成为囚徒”。诗人把一个矛盾冲突的自己和盘托出,身体里既可以是一个“花园”:“独自对着夜色和日头/绽放出一朵朵花”,这是一种放下或和解;又可能是:

  “就让我栖居在鹰隼的双翼上

  经历高山与大漠的禁锢和梦想

  就让我再次放开草原上飞奔的马蹄

  就让我再次推动海面上激情的波浪

  就让它们的雄心

  从此,成为我的江山”

  《就让我化身万世的浮云》这正好印证了诗人灵魂的镜像:要么享受“永恒的夜晚”的宁静,要么想象自己空泛的力量,实则还是一种对命运的领取。这种心态更直接的表达,便是《在寂静的夜里》的“一滴不安分的想法溜出来”,“一只狼跑出来”的心有不甘和含恨,和《中年以来》的悲观失望和彻底放弃。无论是心有余恨,还是自甘退场,诗人诗性的姿态都是空灵的、轻盈的,自嘲式的,甚至戏谑式的。我时常又觉得如诗人这般在纸上“逞强”,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就是“示弱”——呈现内心渴望,但难于抵达。诗歌无疑有疗伤和抚慰心灵之效。

  闫太安在诗歌中表现出的想象力让我印象深刻,但他的诗歌想象并非宥于日常的明喻、暗喻或象征,而是一种内在的、让读者穿过诗进入完全陌生之境,或领略另一种意义,能让我们看到时间在苦乐相见时步伐的徐疾,引而不发的本我情绪的抑扬与起伏。闫太安的诗歌想象绝不只是“装饰性”的,而是整体性的具象解构成为全新的意象,他更强调字面与意义准确的平衡,突破性和联想边界的自洽,是由实物到观念的升华。比如《想你是一个无底深洞》:

  “想你是一个无底深洞

  我把喜马拉雅山一点一点地给你搬进去

  把呼伦贝尔大草原一寸一寸地为你移过去

  把太平洋一瓢一瓢地为你舀进去

  可它们都不见了踪影”

  尽管诗人的想象力大胆、超验,但仍是可信的,因为这是可以理解的情绪画面,是诗人感情、智性和客观心境在瞬间的综合,也可以说是诗人心灵照彻的想象宇宙。诗人的另一首《从唐朝飞来的日子》也很精彩:

  “我曾亲眼见到从唐朝飞来的日子

  手捧着一只陶罐缓缓而来

  明媚的眼神清波旖旎

  不知销蚀掉多少生铁一样固执的事物”

  闫太安很善于通过想象力的翅膀,把诗歌引入自由抒情的状态,并做到收放自如、进退守据,这种奇特的意象构造,显然更为重视其“能指性”而非“所指性”,同时通过陌生化语言与瑰奇想象扩展了能指视阈,使意象从容实现内涵的扩容和增值,促进诗意的无限生发和延伸,从而也让读者一步进入诗人构建的想象空间,又可能衍生、延伸出另外的想象。

  诗人即便一些写实主义的诗(如《中年以来》),也是这种超凡想象力的生成:

  “中年以来

  我身体中的树叶黄的黄

  落的落

  感觉刮来的风和我呼吸的空气

  也成了黄的

  包括我的睡梦诗句也都是黄的”

  我觉得这绝不是简单的比喻,比喻是没有力量的,只有大胆而精准的想象,才能“使造化加速,让神灵放慢”(法国作家Chazal语),纯粹的“写实主义”做不到,写实的题材可以通过想象营造更辽阔自由的表达疆域。我们先撇开诗歌的主题意义,诗人的这些类似“蒙太奇”想象手法丰盈了诗歌的意象空间,如《时间纷纷落水》:

  “大雁羽翼上张开的风暴

  击落枝头成熟的云彩

  时间纷纷落水

  有鱼跳上河岸

  在陆地上游来游去

  寻找生存的箴言

  而真理如草

  叶子枯了

  根活着”

  诗人的这种对时间这个抽象物“具象”的想象,如郑敏所言:“诗的腾空跳跃远远超过逻辑思维的轨道,更多的是无意识地侵入”,闫太安的意识在此的时空切换与跳跃,虽让人眼花缭乱,但精彩纷呈,既是时空的跳跃,也是诗人情绪的沸腾,泛涌出奇异景象和戏剧化效果。这首诗中诗人始终没有把时间具体比喻为某物,而是通过意象跃动,让读者去自觉超验。

  闫太安诗集中一组写亲情的诗很是感人。他用平和的语调,生动的细节,为我们刻画了母亲和父亲的形象,以及感人的场景。如写给母亲的《送花》:

  “母亲节

  我给她买了一束鲜花

  她不说话

  我也不说话

  那堆土也不说话

  只有我知道

  我是一个装模作样

  又极不孝顺的孩子

  也是一个买花祭奠自己的人”

  这些痛彻心扉的文字,没有号啕,只是一种无声的自责,但往往更具直击人心的力量。诗人为母亲写的组诗《母亲》,运用其擅长的大胆想象力,把早已埋葬的母亲接回家,这一完全不合情理的情节安排,居然也让诗人写得纹丝合缝般地成为情理之中,让读者一边跟读、一边流泪。诗人对童年期的回忆,尤为感人,“我童年的面包就高挂在盛满童话的篮子里/母亲用野菜、糠皮和童谣将我养大”,这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有的体验——我想诗人的母亲对诗人诗性的养成是关键的,尤其是母亲的童话,早已种植在他幼小之心,所以诗人的很多诗章,总有点“童话味”弥漫其间——这是对美好、对幸福和自由的憧憬啊!诗人在这组诗对母亲的表白,出人意料:

  “母亲,我是你的土地与河流

  庄稼与粮食,花儿与果子,浪花与鱼

  也都是你的

  你的七十九个春天里

  有七十九座山,七十九条河

  七十九只布谷,七十九头牛

  它们是我身体里的骨骼、热血和民歌

  ……”

  诗人写给父亲的诗,同样关注于细节,而且也有惊人的想象:

  “抽出了父亲脸上的蛛丝

  春天我只看到落花流水

  夏天我只抚摸被雷电烧伤的老树

  秋天我独爱黄叶枯草

  冬天我只喜欢和一场棉花般的雪轻声对话”

  由此可见诗人这种把深情化作神奇意象的功夫。《夜晚,母亲的摇篮在歌唱》《一场雪走了》等诗,也都是深情怀念亲人和故土的好诗,一如天马行空,亦如脚踩大地。

  《火的精灵抱着柴的腰身舞蹈》《会唱歌的颜色》两组诗分别是写黄土高坡和三月的,从这两组诗中,可一窥诗人对恢宏场景的把控之精确。陕北的黄土高坡也曾是红色革命根据地,诗中鲜红与深黄是主色调,诗人以“火”的舞蹈定格了一个抱着柴的女人婀娜多姿奔放形象,她就是陕北,一团火在不尽地燃烧:

  “在山连着山的黄土高坡

  红色的山丹丹花儿身姿优美,聪慧卓绝

  她们伸手就摘到了星星,下河就捉到了鱼儿

  她们火焰般的嘴唇上沾满了黑夜

  黑夜般的眼眸里又放出了无数的星灯

  她们就像火的精灵抱着柴的腰身舞蹈

  就像现实抱着美梦翩跹”

  《会唱歌的颜色》是诗人所写隐喻性较强的诗歌,写得大气磅礴,又细腻入微。诗人对三月的刻画已到出神入化之境:

  “三月

  一个人坐在家里

  把四大洋倒进一壶白色的高粱酒里

  喝醉的七大洲

  是七只挣扎在网中的鱼”

  可见这首诗歌体现了闫太安的大手笔,有一种古典韵致与现代性的交汇和超拔中惊鸿一瞥的诡谲,睿智里藏着雪落无声的韵味。这首诗贵在描绘“三月”一系列超拔意象组合的精妙,以及自然形成的层次和递进感。诗人通过意象投射、多维度穿插勾连,从容不迫的调度和驱遣,在移情中重构了自然界的变形与迁移。诗人时刻不忘“三月”在自我身体上的“投射”以及必然的一种“反弹”,通过“三月”这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诗人搅动了宇宙,移动了时间和空间,置换了历史与现实。三月是瞬间的概念,但也是个永恒的概念,是当下也是未来,是坚实如石的,也是流动如水的,是大地上也是诗人身体里的“雾”,是“流血的伤口”也是“祈祷的缕缕香火”,还是“绝望的深渊”和“永垂不朽的夜色”。我们当然很难完全读出这首诗全部的背景,也不需要全部了解,但是诗人通过这首诗,已然完成了自我对自我的穿刺,是他灵魂深处的战栗,“三月”是闫太安非理性的四面掘进,有一种本能冲动,又有一种迫不得已。这首诗中的“我”并非完全的主体,而只是三月干燥的风里的“物”,一个可以装“雾”的器皿,主客在此处于一种对等和互融的状态,或者只是一个静默的观察者。

  这本诗集的第五辑中,大胆的想象或意象更是惊人。如《一只嘴上挂着水瓶的老鸹》《黑夜是我的一节肠子》《为所有的庄稼歌唱》等。从这些诗中,可以发现闫太安诗歌题材的广域,甚至作为一个中年人,也可以写出一些情绪激烈的诗歌,如(《为所有的庄稼歌唱》):

  “就让我用时间的针

  一下一下刺穿自己的胸膛

  就让我与真正的我越走越远

  就让我手执自己的矛去戳穿自己的盾

  用自己左手的一块石头

  砸伤自己右手的一块石头

  就让石头的伤口痛快地流血

  就让我与我永不言和

  自己把自己折磨到最后一刻”

  当然这样的句子算不上青春期写作,但作为已入中年的诗人来讲,他身上的童心一直存在,他就像个大男孩,忘形肆意,也有瞬时的爆发,或寓言式的隐喻:“就连一粒枣仁也是慈悲的/当它经过你的身体/就有一个菩萨送你一朵莲花”(《枣园的枣》)。

  综上,闫太安的诗歌呈现出了整体性象征、超脱意象的艺术自觉,建立了由自然景观与内心相互对应和支撑的意象空间,从而让诗歌具有“深探性”和“外延性”。诗人诗歌中的时间、草原、黑夜、星空、情思和叹息,筑就了自己有个性的意象群,而这些意象又是深筑在他的灵魂深处的,是他内在的无意识和诗歌话语的紧密融合,也是诗人自身精神品格的升华。诗人有个人风格的美学实践和人生价值观也于时间的连续向度中持续丰富,让读者领略到精神的律动、意气的飞扬。闫太安诗歌的很多意象别出心裁,甚至意境有点荒诞不经,但蕴含着不竭的创新魅力和大胆艺术探索精神,他的诗歌总体上具有静默灵动又辽阔自在的深度和美感。

  (陈啊妮,笔名叶子,西安人,文学评论家,侧重现代诗歌评论。)

   

  作家简介:闫太安,陕西子长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化工作家协会会员、延长油田作协副主席。出版个人小说著作《看井人》。作品散见于《延河》《地火》《石油文学》《延安文学》《特区文学》《浙江诗人》等报刊杂志。 

书记信箱 陕西省作协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