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家作品>新作推荐

源头云朵·古城姐妹:吴克敬长篇小说姊妹篇《源头》《姐妹》出版

文章来源:陕西作家网发表时间:2023-06-25

  编者按

  近日,吴克敬新作现实题材长篇小说《源头》《姐妹》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陕西作家网将推出两期荐读,今日带您走进《源头》。

吴克敬《源头》《姐妹》安徽文艺出版社/2023年5月

  《源头》讲述了新时代古城西安年轻知识女性云朵志愿扎根三江源并为之献身的感人故事。从古城到高原,刹那即是永恒。以云朵为代表的姐妹们款款而来,她们不仅温柔善良,还温暖可爱。她们像三江源头之上的云朵,幻化成一片片雪花,舞姿清扬,飘飘洒洒,降落在森林、草地,还有城市与村庄,勇敢地向前、向前,再向前……云朵与三江源头血肉相连在了一起,将短暂的一生全部的爱给予了汉藏同胞。

  文稿通篇用花儿作引,待读者一打开书页,一首首花儿清新质朴地飞奔而来,瞬间就让读者置身于那种旷远悠长的吟唱中,沧桑、灵动的生命气息不请自来。

  陕西作家网邀您共读《源头》节选,跟随着云朵的脚步,踏上去往三江源上的日月山之路。

第三十三章

香香甜甜的公主酒

  瓦釜儿洗净了酒倒上,香香甜甜滚上了。

  阿哥者阿妹嘛都喝上,从前的路走上了。

  ……

  ——花儿《从前的路走上了》

  当天的行程安排,就是去游日月山。

  就在大家从太阳村向着日月山出发时,卓玛央金煮了一大瓦釜的公主酒,端到大家的面前,让大家喝了……在西安与卓玛央金告别时,云朵他们给央金阿佳上了“贵妃酒”,阿佳品尝了后,即给他们说了三江源上的“公主酒”。两款从唐朝流传至今的酒,异曲同工,真的是有太多相同之处,譬如酒色,都暗沉沉的;警如酒味,都香香甜甜的……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那就是酿酒的原材料了。“贵妃酒”主要用的是大米,而“公主酒”主要用的是青稞。

  对此,风先生似乎更有发言权,他就在大家伙儿嘴对着瓦釜来喝“公主酒”时,把两款酒的相同与不同,给大家说了一番,就也抢着来喝卓玛央金捧给大家的“公主酒”了。

  风先生美美地灌了一口后,自觉地退在一边,然后张嘴漫唱起了一曲花儿来:

  瓦釜儿洗净了酒倒上,香香甜甜滚上了。

  阿哥者阿妹嘛都喝上,从前的路走上了。

  ……

  就在风先生漫唱的花儿调里,云朵他们在卓玛央金的带领下,集体往日月山撵去了。抱着小吉律骑着雪青色大马的多杰嘉措,因为有四条腿的马儿代步,自然比两条腿的人走得快。走在前面的多杰,走着走着就把云朵和卓玛央金,以及汝朋友、鹿鸣鹤、谈知风、艾为学他们远远地撂在了身后。他也许不想让大家误解他走快了,落下了他们,就拿出鹰笛,竖在嘴唇上,嘀呜……嘀呜……嘀嘀呜呜地吹奏了起来。

  云朵听得出来他吹奏的这曲鹰笛很欢快,但很陌生,就把脑袋偏向了卓玛央金,想要从阿佳的嘴里知道点什么。阿佳听着多杰嘉措吹奏的鹰笛声,极目看向了广袤无际的三江源,即十分大气地唱了起来:

  远方有多远?蓝天有多蓝?谁坚定的步伐翻过十万大山?

  问五彩的经幡,问庄严的圣殿,要修行多少年到今生圆满?

  ……

  之前央金说云桑旺姆老阿妈的歌喉是三江源上的金嗓子,那她的歌喉又该怎么比喻呢?云朵在心里思考着,也不管央金阿佳正在忘情地歌唱,就大声地给央金阿佳说了:“阿佳一副好嗓子,可是三江源上的百灵鸟哩!”

  卓玛央金微笑着继续她的歌唱,借着歌词之间一段长长的拖音,把这首歌子的名字告诉了云朵他们。央金说了,歌名叫《美丽的三江源》。她一边说,一边继续她的歌唱:

  酥油有多香?青稞有多甜?在世界的屋脊眺望烟火人间。

  这热血在沸腾,这灵魂在涅槃,你终于能陪我把风景看遍。

  ……

  卓玛央金在高声唱起这首歌时,竟然还像那天清晨与云朵同回太阳村时,听着云桑旺姆老阿妈唱歌一样,伸展着她的胳膊她的腿,舞蹈起来了呢。云朵看得出来,央金阿佳的舞蹈没有固定的招式,她是随着自己的心而自由地舞蹈着哩。广阔的蓝天在这个时候做了她表演的幕布,鲜花盛开的草原做了她表演的舞台,她尽情地、率性地舞蹈着。云朵看着,心里突然觉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震撼,她情不自禁地跟着她的央金阿佳,也像那天清晨一般舞蹈起来了……湛蓝的天空下,青的草原上,云朵和央金,且舞且蹈,引得天边的飞鸟也向着她们翔集而来,旋飞在她们的头顶舞蹈了呢;还有翩然翻飞在草尖上的蝴蝶,既像云朵又像央金,欢快幸福地舞蹈着了。

  多杰嘉措在把这首曲子吹奏完后,还打了一声呼哨并举起他手上的马鞭子,在雪青色大马的屁股上抽了一下。俩人与一马,如一支射向前方的箭,射入前面的那一座山谷里,不见了。

  山……一座连着一座的山,连绵不绝,像是笼屉里待蒸的馒头,虚在缥缈的雾气中。卓玛央金看着多杰嘉措抱着小吉律飞马隐没进那山谷不见了后,回头招呼起了汝朋友、鹿鸣鹤、谈知风、艾为学,也向那条两山夹峙的沟道走了进去。走了不多时间、不长路程,就又走到一座山峦前,央金给云朵与她的朋友们说了。

  卓玛央金说:“看吧,日月山到了呢!”

  看见了日月山,就像看见了神一样的文成公主。云朵从西安出发,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往三江源上来的时候,就是从耸立在唐城墙遗址公园内的文成公主像前出发的。她把文成公主的故事搜索了一个遍,她知晓美丽的文成公主,风尘仆仆,于公元641年的唐贞观十五年正月到达三江源上的日月山。在此之前,文成公主在路上已经走了一年多,她和亲松赞干布从长安出发时,所带的陪嫁物品非常丰富,既有金玉饰物、金玉书橱、释迦佛像、经典图书,又有很多食物、各类饮品、各种花卉图案的锦缎被褥、卜筮卦书,还有营建工技、治疗百病的药方等,以及部分谷物种子。所以她走不快。然而快也罢,慢也罢,她终究是走到日月山了。

  当然,文成公主走上日月山的时候,这座山还不叫日月山。在文成公主之前,日月山有个十分“火爆”的名字,即赤岭,远看似喷火,近观如染血,海拔三千两百米,在群山巍峨的青藏高原上,这个高度是不值一提的呢。不过在群山环绕之中,其所形成的那一个隘口,让骑马行走的民族,可以便利地穿越青藏高原,因而它成为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的重要隘口。从古都长安出发的文成公主,于此造就了一个让历史感动垂泪的时刻。正如后来人说的,“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

  漫漫和亲远嫁路,必然有一处分手告别的苍凉地。

  在这告别中原的最后一站,文成公主在山上支起了帐篷,她要做最后一场告别故乡的梦,她要伫望故乡最后一眼。她站在山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忍不住取出临行前父皇唐太宗赐予的日月宝镜。没想到镜中出现的即是长安繁华的景色,令她离愁倍增。公主悲喜交加,泪如泉涌,想到自己远嫁和亲的重任,毅然将日月宝镜抛下赤岭。宝镜骨碌碌摔成了两半,摔在东边的一半是日镜,摔在西边的一半是月镜。摔碎了的镜子,让泪水和风沙掩埋,始成今天的日月二山。两山隔沟相望,唇齿相依,如情侣,如父女,其情其景,楚楚动人。

  风先生如历史的见证者一般,抓住机会又来给云朵、汝朋友、鹿鸣鹤、谈知风、艾为学,还有卓玛央金,说起了几则流传在民间的故事。风先生说,藏王松赞干布是个英明有为的赞普,他仰慕唐朝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他听说皇帝唐太宗有一个贞淑美丽的女儿文成公主便想求娶。于是派出聪明能干的大臣噶尔·东赞率领求婚使团,前往长安请婚。求婚使团前脚刚到,后脚又来了波斯、霍尔、格萨和印度等地的求婚使团。为了公平合理,唐朝决定让各使团进行比赛,哪个胜利了,哪个就迎娶公主。于是乎,比巧斗智的场面依次展开。负责此项事宜的唐朝大臣,先给了每个使团各一颗九曲明珠和一根丝线,叫他们把柔软的丝线穿过明珠的九曲孔眼。其他几个使团方法想尽也穿不过去,而坐在一棵大树下的噶尔·东赞发现了一只大蚂蚁,便把丝线的一端系在蚂蚁腰上,并在九曲明珠孔眼的一端抹上蜂蜜,使得蚂蚁寻蜂蜜而动,曲曲弯弯,爬行着把丝线拉过来,穿在了明珠上。

  首场竞赛,噶尔·东赞胜利了。接着又开始了第二场比赛。这时,皇帝叫人牵了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马驹来,让使臣们分辨哪匹母马是哪匹马驹的母亲。各位使臣轮番辨认,有的按毛色分,有的照老幼配,有的以高矮比,但是都弄错了。最后,噶尔·东赞上场。他把母马和马驹分开关着,在一天之中,只给马驹料吃,不给它们水喝,第二天,把马驹放到母马群中,马驹都急急忙忙地找自己的妈妈去吃奶。于是,被他一一分辨了出来。

  此后还进行了认鸡、识木、宰羊、彝皮、饮酒、赴宴找路回旅店等比试都是智谋超群的噶尔·东赞获得胜利。最后,他还在一位汉族大娘的帮助下,从五百个穿着打扮一样的美女中,指认出了文成公主,从而成就了历史上这一“汉藏联姻”的佳话。

  故事情节真可谓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正如唐人陈陶《陇西行》诗中说的,“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和亲极大地密切了唐与吐蕃的关系,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交流。

  提前上到日山顶上的多杰嘉措,让扎西吉律骑在他的脖子上,向攀山而来的卓玛央金和云朵,以及汝朋友、鹿鸣鹤、谈知风、艾为学他们,用他带在身上的鹰笛,吹奏着向他们打招呼了。多杰嘉措吹奏了一会儿,把鹰笛交到小吉律的手上,让他也学着吹奏了。然而,小吉律的气息太弱了他学着多杰嘉措的样子,把鹰笛竖在嘴巴上,鼓着腮帮子吹,却咋都吹奏不出个调调来。不过他没有松口,一直坚持着吹。他那么吹着,终于有了一声两声的曲调,多杰嘉措和着他的曲调,唱起了一首三江源上的民歌。

  这首民歌,别人熟悉不熟悉,云朵也不知道,但卓玛央金是知道的,那是《度母颂》:

  啊!度母!你是三时的主宰。

  当我愉快的时刻,请赐我优美的歌喉。

  啊!度母!你是光芒的主宰。

  当我艰难的时刻,请伸出你慈悲的双手。

  风先生嘴上说的文成公主,多杰嘉措嘴里唱着的度母,在云朵的眼前鲜活起来了,鲜活成了日山上的那座亭子。

  云朵他们,就在小吉律的鹰笛声和多杰嘉措的民歌声里,爬上了日山山顶,伫立着向四周眺望了。他们先看见了对面的月山。月山的顶上,如日山一般,也筑垒了一座亭子。在日山顶上的叫日亭,在月山顶上的叫月亭。飘舞的经幡,以亭子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展着,以其飘扬的姿态,既烂漫着亭子的烂漫,也神秘着亭子的神秘……在那烂漫如风、神秘似霞的牵引下,云朵他们走进亭子里来了。亭子里一面一面的碑记,还有壁画无不真实地描摹着文成公主背井离乡、和亲入藏时的种种情景。云朵很想问一问与她一同上到日山上来的汝朋友、鹿鸣鹤、谈知风、艾为学他们,看着眼前的一切有怎样的感受。但她没有问出口,不过她已被当年的文成公主深深地感动了,更感动于藏族同胞对文成公主那敬神一般的热爱与敬奉。

  随风摇荡的经幡,应代表着无数藏人对文成公主一直以来的虔诚和信仰。

  日山顶和月山顶上,都有藏族同胞堆起来的玛尼堆,那些雕刻着藏文佛典的石块,已经垒筑得很高很高了,但还有远途转经而来的藏族同胞,要继续往上垒。就在此刻,就在此时,云朵相信央金阿佳,还有汝朋友、鹿鸣鹤、谈知风、艾为学他们,应该都看见了,正有一家人,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次序井然地排成一行,五体投地,一步一拜,顺着对面月山的山路,向月山的顶上跪拜爬行着。他们一家人,艰难地,却也虔诚地跪拜爬行到月山顶上那座如城墙般高垒着的玛尼堆前,从他们背在背上的行囊里,掏出一块玛尼石,又堆垒了上去……云朵看得眼睛湿润了,她湿润的眼睛里,鲜活着的依然是神仙般的文成公主。

  汉家女儿文成公主,被时间供奉着,凝结成了日月山下那座宏伟的庙宇,和矗立在庙宇里的巍峨的文成公主汉白玉雕像。

  藏歌悠悠,牛羊如云,云朵泪眼婆娑地站在日山顶上,把她的眼睛能够触及的景色“抚摸”了个遍。她感觉到她的眼睛仿佛通了文成公主的灵,可以从公主生活的时代,看向今日……那时的日月山,与现在的有根本性的不同。那时名叫赤岭的山,一定是非常冷寂荒凉的,也许因为公主走过的,那座形如喷火的山,不仅改了名字,而且改变了模样。如今映入云朵泪眼里的日月山,像是一座播绿的神山一般,向着山的四围,不辞辛苦地撒播着绿色,让广阔的三江源草青水美,一望无际。星罗棋布的湖泊,由于阳光的作用,无不闪耀着银色的光斑。那些大点儿的湖泊,该是雪山上消融了的雪水流泻下来汇聚而成的,而那些小点儿的湖泊,可能就是草原上独有的一眼眼泉子汩汩地涌动着形成的。无论大点儿还是小点儿,都是湖泊,它们有湖泊的魅力,更有湖泊的吸引力。云朵看见,三江源上她还叫不出名字的野兽与禽鸟,纷纷来到那些湖泊边上。有跑动的兽类,探头在湖泊的水面上,吞咽着清冽的湖水;有飞动的禽鸟,扑落在湖泊的水面上,一边嬉游,一边饮水……云朵这个时候虽然还叫不出那些野生动物的名字,但很快就知道了。

  这些是风先生告诉云朵的。上到三江源上的风先生,如云朵一样,也受到了这里环境的影响,变得十分安静、沉静……风先生知晓三江源之于人类,有着难以想象的意义!这里虽然是三条大江大河的源头,却非常安宁,少有大江大河形成后的激情和澎湃。这里非常非常地静,草原有草原的静,湖泊有湖泊的静,便是流淌着的溪水,亦有溪水的静……静静的是望不到头的草原,静静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峰,还有静静的蔚蓝的天空,以及静静的不再让人烦躁的阳光,和静静的给人大口大口吞吸的空气。

  风先生给云朵说:“看呀,那像猫咪一样的小家伙,叫荒漠猫;看呀,那像小熊一样的小家伙,叫艾鼬;看呀,那像狐狸一样的小家伙,叫藏狐……”

  风先生介绍了跑动着的动物后,又给云朵说:“看吧,那羽毛色杂,嘴巴尖尖的飞禽,叫猎隼;看吧,那脑袋棕红、身体雪白的飞禽,叫棕鸥……”

  耳听着风先生给她介绍走兽飞禽,云朵的心便如脱缰的马一般,跑了开来,心想,人的心灵,需要一片净土,当自身疲惫不堪的时候,能够去那里清洗一下自己,消除不安和沮丧;当自己身陷现实不能自拔时,能够去那里清醒一下,消除身上的俗气与俗念,让自己超然起来,笑对人生风雨,静对人生起落。

  上山容易下山难,在卓玛央金的提醒下,云朵和汝朋友、鹿鸣鹤、谈知风、艾为学他们从日山上往下走了。

  云朵跟着卓玛央金,把下山的路走得小心翼翼,但是还有小小的石头子儿,让她直滑……她滑倒时,自有央金阿佳扶她,而汝朋友、鹿鸣鹤、谈知风、艾为学就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了。他们四位走着走着,不知是谁先偏离道路,走进了路边的草坡上。开始在草坡上走,倒也软软地好走,可是走了几步,他们的鞋底子沾上了草的汁水,就变得很滑了。是走在后边的艾为学先滑倒的吧,他滑倒了后,冲下来,带倒了谈知风,谈知风又带倒了鹿鸣鹤,鹿鸣鹤再带倒汝朋友,四人一个带倒一个,全都倒在草坡上,像是一个一个溜溜板,顺着如水一般的草坡,继续滑行着……汝朋友、鹿鸣鹤、谈知风、艾为学四人滑在草坡上的姿态,是滑稽的,也是有趣的。多杰嘉措看见了,就把小吉律抱着,也滑进了草坡里。

  他们滑草的样子,把云朵和卓玛央金逗笑了,她俩笑得前仰后合,差点也倒在下山的草坡上哩。

  ……

文章节选自《源头》

  作家简介 

  吴克敬,陕西扶风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书画院副院长、陕西书画院院长。曾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等奖项。《羞涩》《大丑》《拉手手》《马背上的电影》四部作品改编成电影,其中《羞涩》获美国雪城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长篇小说《初婚》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曾在全国热播。 

书记信箱 陕西省作协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