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资讯>市县行业新闻>安康

《平利弦子腔》出版

文章来源:陕西作家网发表时间:2014-08-16

  

  《平利弦子腔》,由县文化文物广电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暨文化馆,会同县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共同编写。由中国·平利女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县作家协会理事邹惠珊主编。2014年3月,由陕西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坚持以原生态为本,共分为综述和平利弦子腔唱腔音乐、典牌音乐、打击音乐、伴奏乐器、演出形式、演出剧目、演出班社与剧团七章,共计二十九个纲目一百五十九个小节。从弦子腔的起源、发展、传承、保护到戏曲的演出形式,艺术结构和演唱技巧,都作了比较系统完整的介绍。

  平利弦子腔,又名弦子戏,由平利县女娲山区民间皮影小戏发展演变而来。自清嘉庆年间李氏兄弟首创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被戏剧专家们誉之为我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艳的山花。二百多年以来,平利弦子腔以其独特的戏曲艺术风采,伴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地充实着平利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为她深植于民间,贴近民众心声,坚持演绎民间喜怒哀乐,说唱民间甜酸苦辣,所以深得人民大众的喜爱。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传承和发展这一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国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保护措施。1956年秋,县政府组织民间弦子腔艺人参加陕西省木偶和皮影戏大赛,平利代表队演出的弦子腔传统皮影戏《沽酒》获得一等奖;1957年至1958年,安康专署戏剧发掘组专门组织平利民间弦子腔老艺人挖掘弦子腔戏曲资料,共整理出弦子腔传统剧目853个;1959年10月,平利弦子腔传统剧目《沽酒》改编成《三石二两七》作为新搬上舞台剧种,以人扮角色代表安康地区参加全省会演获得一等奖,至此,平利弦子腔由民间皮影小戏登上了大雅之堂;20世纪60年代起,陕西省广播电台经常为平利弦子腔戏曲音乐录音并公开播放,使弦子腔戏曲艺术一步步走出平利融入全国;1997年10月,县文化馆创作排演的弦子腔舞台小戏《审女婿》,参加国家地方戏曲调演,获得文化部“群星奖”铜奖,弦子腔戏曲音乐随之被收入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2006年12月,平利弦子腔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进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5月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平利地方一张光彩耀眼的文化名片。

  《平利弦子腔》的出版发行,不仅为今后更好地传承和开发利用弦子腔戏曲艺术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且为进一步研究平利弦子腔戏曲艺术和文化价值提供了重要历史资料。

       (姚志学、董明汉)

书记信箱 陕西省作协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