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资讯>市县行业新闻>商洛

商州漂族于国良的文学梦(魏锋)

文章来源:发表时间:2014-10-26

  “我爱文学,也不知道实现这个梦有多遥远,10年,20年或是30年。或许这个梦想在我身上实现不了,若我能让更多有文学梦想的人不断地坚持,也算是梦想的实现。”

  ———于国良的梦想宣言

  于国良,一位与著名作家贾平凹同乡的文化打工者,为了痴爱的文学,18岁那年,从陕西丹凤县远走他乡,在文学梦的道路上艰难行走,一走就是24年。

情系“乡音”打工创办文学沙龙

  与于国良结识缘自文学,因为于国良身上有着和笔者相似的经历,同属打工一族,吃的是“文字饭”,所以闲时常聚畅谈工作和生活,文学和梦想。“只要有一口饭吃,文学公益这条路,我仍要努力地走下去。”那次闲谈,于国良向笔者介绍他的乡音公益书屋和文学创作。

  于国良说,起初在西安创办文学沙龙,是为了却自己从小热爱文学的心愿。中学毕业后,他在老家丹凤县当过小学代课教师,基本圆了自己想吃“文字饭”的梦。可是,由于工资低,根本无法买自己喜欢的书籍。于是,1990年,18岁的他来到西安打工,先后在工地拉过砖块,在火车站蹬过人力三轮车,还在蔬菜批发市场卖过菜。尽管比当老师辛苦很多,可是挣的钱还是不多。后来,在哥哥的再三劝说下,于国良回到丹凤学习裁缝手艺。半年后,于国良再次来到西安,在当时的李家村服装城找到了活。闲暇之余,仍然书不离手。

  那段时日,细心的于国良发现大多数同事和他一样也喜欢看书,时间长了,他结识喜欢文学的打工青年越来越多,于是产生了创建一个文学沙龙的想法。2007年春节过后,“乡音”文学沙龙成立了。于国良亲自为文学沙龙起草了宗旨———团结、交流、学习、发展。口号是“热爱陕西、情系乡音”!

  当时,乡音文学沙龙共有16名成员,文化程度从初中到高中。年龄大都30来岁,最大的38岁,成员们均在村子里服装厂打工,月收入都在800元左右。尽管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家庭情况各不相同,但文学是他们的共同爱好。由于大家的收入都不高,文学沙龙只能不定期在他的出租屋里举行一些读书看报活动,品评散文和诗歌。

漂泊“异乡”扯不断的文学梦

  “乡音,我生命里最难忘的乐章。文学,是我从小到大不曾破灭的梦想。”于国良说,人在旅途,乡音难改。在都市奔波的十多年里,茫茫人海,寂寞而无助,总感觉身心疲惫。身经千百次坎坷而没有退缩,那全是依靠文学的力量。为了这个梦想,在繁华的都市里,他耐住了寂寞,孤灯一盏,多年过去,文学上的收获甚微,但精神上非常愉悦。

  “写作,痛并快乐着。”采访中,于国良介绍最多的是乡音文学社的活动。他介绍说,经过好多年的大胆设想和筹划,终于在古城东南角成立了一个乡音文学社。

  “令我感动的是,当时省作家协会常智奇老师闻讯写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还赠送我们文学社《陕西文学界》杂志。贾平凹、京夫、陈彦、王吉成等作家也题写鼓励。”忆起乡音文学社的创办,于国良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据于国良说,当时,乡音文学社成立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古城各大媒体的关注。青年记者刘柯头顶烈日,蹬上六楼采访了于国良,在《西安晚报》上做了报道。紧接着陕西电视台的《都市快报》记者关广义来了,采访当晚就进行了播报。《华商报》的著名摄影记者李杰闻讯赶来,像一个老朋友似的,和他促膝相谈,连续拍了上百个镜头……“既然选择了文学,无论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都会热爱文学,乡音不改。乡音文学社也一定要走下去。”于国良说,在繁华的都市里面,真正的文学举步维艰,解决温饱、人员流失等种种问题迎面而来。此后,为了生计,他多次在西安北京之间奔波,但从没放弃对文学梦想的执着追求。

  在繁华的闹市打工,劳累寂寞,身心疲惫,唯有文学是于国良最亲近的朋友,在城市夹缝中继续书写着他的梦想。

定居“咸阳”打工者终圆文学梦

  “从小学到初中,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所能得到的文学书籍。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康家小院》,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小月前本》《天狗》《古堡》……凡是能找到的文学作品,我从不放过。”于国良说,从小时候起,文学就给他带来了莫大快乐。

  于国良说,真正接触到文学书籍而且萌生想当作家的愿望,是在将升入初中的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借来了《海盗女民兵》《鸡毛信》等书,书中的情节吸引了他。之后,王汶石的《风雪之夜》,陈忠实的《康家小院》,路遥的《人生》、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和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等书籍更坚定了他的文学梦想。之后,他开始勤奋笔耕,四处投稿,立志当个作家。

  “你孜孜不倦的写作热情令我感动,希望你早日成为我们商州第二个贾平凹。”至今,他还保留着初中时那本同学留言本,稚嫩的梦想一直坚守到今天。

  1993年,于国良高考落榜。他来到丹凤县城,用打工挣来的钱开了一家“凤冠山”书社,一边经营着图书生意,一边团结着热爱文学的年轻人,依然做着文学梦。苦心经营了一年,并不理想,含着泪解散了凤冠山书社,把那些心爱的文学作品,送给了一帮热爱文学的朋友,怀揣一支笔挥泪告别了丹凤故乡。随后,又继续打工,拿出浸满汗水的钱,挤出时间参加鲁迅文学院创作班学习。一名怀揣梦想的文学爱好者,从学校步入社会,从陕南走到关中。

  “商山丹水在心灵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爱好文学的路上为人生注满了酸甜苦辣,文学让我独善其身,乐在其中。”于国良说,2008年初,他和原咸阳市文联主席、《秦都》主编李春光老师谈文学,李老师说作家不应尽写风花雪月,文学应当为社会公益鼓与呼。恰逢咸阳市中心血站宣教科招聘一名宣传工作人员,他如鱼得水,开始在血站干着与文字有关的工作,如愿以偿地继续着他文学梦想。

  于国良说,刚在咸阳血站上班,时值咸阳的无偿献血事业刚刚起步,凭着吃苦耐劳、好学上进,他对无偿献血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工作之余,他积极学习血液知识,尽最大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血液宣传工作者,业余还创办了公益宣传爱心作家艺术家联谊会,深入无偿献血一线,采访百名以上无偿献血英雄,撰写深入报道800多篇将近二百多万字,相继在《健康报》《陕西日报》《中国献血》《咸阳日报》《西部鲜血》等报刊发表,与同事负责编辑《西部献血》月报50多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响应。“我耗费心血的长篇小说《黑磨坊》即将完成了。”于国良高兴地说,乡音公益书屋虽然是投入多回报少的事业,他会坚持把文学梦想继续下去。

书记信箱 陕西省作协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