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资讯>文学评论

评《张富清传》丨程绍武:为楷模立传 为时代明德(留言有赠书)

文章来源:陕西作家网发表时间:2022-09-05

编者按

  近日,钟法权《张富清传》喜获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张富清传》是陕西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的创作项目。2020年11月1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办公室、陕西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陕西省作家协会承办的长篇报告文学《张富清传》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从创作意义、文本特征、语言风格、情节构造等多个角度对《张富清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本期,陕西作家网邀您共读程绍武评论《为楷模立传 为时代明德》及钟法权《张富清传》节选。同时邀您到“文學陝軍”微信公众号留言,赢取《张富清传》签名图书。

  程绍武:编辑家、评论家。现任《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

  为楷模立传 为时代明德

  《张富清传》作为一部时代楷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传记,写得很有感染力,很抓人,能让人一口气读完。

  我们往往认为能够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人物一定是作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但读完这本书,我们看到,张富清的一生大部分时候都是很平凡的,是一种平凡英雄。那么为什么要把国家的最高荣誉授予他?这本书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也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我们常常说的党的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等等,这些不是空话,需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党员身上,而张富清就是这些具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这本书有几个关键词,一个就是“人生根基”。他从一个国民党兵被俘虏之后迅速地成为了解放军的一员,迅速成为一个敢于舍命炸碉堡的战斗英雄,这是张富清的人生根基,也是这本书的根基。毛主席说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的秘诀就是人民的支持。张富清的人生转变,显示的就是民心所向。所以才会在他以后的人生岁月中,一碰到艰难困苦他就会问,这个事情难道有当年炸碉堡那么难吗?一碰到利益他就让,说跟我们牺牲的战友相比,我现在已非常好了。正是这个根基支撑起了他的一生。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选择”。书中写了张富清95年的人生,26个故事,这26个故事其实就是26次选择,我们发现,他每次都是选择那些最难最苦最利于国家最利于人民的事情。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选择”成就了他平凡中的不平凡。

  第三就是“实干”。不喊口号,不说空话,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张富清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干部要到村里去“驻村”,并且在最困难的乡一待就是很多年。在基层,他不是摆姿态,而是帮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每一件都是最难最苦的事,他去了才得到解决。

  第四就是“忠诚”。如果说战争年代面对牺牲永不叛党是忠诚,那么和平时期如何体现对党的忠诚?在张富清身上就是表现为处处为党着想。他的眼睛要做白内障手术,坚持要用国产的晶体,因为这个便宜,他要为国家省钱。他的忠诚,都是不自觉表现出来的,是化为血液深处的一种无意识,是与生命融为一体的。

  最后一个关键词就是“深藏功名,淡泊名利”。之所以把象征最高荣誉的共和国勋章授予他,这是十分关键的。张富清的人生词典里没有“名利”二字,他人生的价值,就是要为老百姓服务,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他人生的最大圆满。

  这几个关键词全面刻画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立体丰满的形象。《张富清传》正是一部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作品。

原刊于《文艺报》

  找水

  正当张富清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他被安排进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党校脱产学习。

  张富清自知自己从小没有上过一天的学堂,是地地道道的文盲,只是从1953年下半年到1954年年底,他才正儿八经地在解放军办的正规文化补习学校里扫了盲,识了字,粗浅涉猎了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因为时间太短,不仅不系统,也不完整,对毛泽东思想的掌握更是一知半解。他深知自己文化底子薄,跟不上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他十分渴望学习。当县领导征求他意见时,他说:“我是个放牛娃出身,能进党校学习,我是求之不得。”

  县领导说:“社会主义建设,既需要实干型干部,还需要有文化的干部,你缺少的就是文化,希望你珍惜机会,在党校里好好学习,以提高文化和理论水平。”

  张富清的时事剪报和常用字典

  这一年是1957年。春暖花开的3月,张富清走进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党校,对知识的渴望,让他就像嗷嗷待哺的婴儿,总是饥饿,总是吃不饱。有不认识的字,他就查阅随身携带的《新华字典》,这本《新华字典》是他1953年8月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购买的,为的是方便到文化补习学校认字读书。从此这本字典派上了大用场,成为他的贴身宝贝、他的随身老师。

  在党校学习期间,他勤学苦记、分秒必争。别人上课学,他加班加点学,星期天也学,一有疑难问题就虚心地求教于老师和同学。他要抓住党校脱产学习的大好时机,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缺,为今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打下文化基础。也就在这一年的深秋,张富清的大儿子出生了,那是一个国家建设的火热年代,他给儿子取名为张建国。

  1959年,张富清从党校学习结业,组织上任命他担任三胡公社(1958年成立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三胡区改制为三胡人民公社)副主任。安排他任职的理由是:三胡公社贫穷落后,急需年轻有为的干部充实公社领导班子,以尽快改变三胡的落后面貌。

  在当时,来凤县城里的人常这样打趣三胡公社:三胡的人,都是吃稀饭的,如果在县城看到谁衣服上有稀饭渍,准是三胡的。

  反正一个字:穷!

  那个时候,张富清一家人已经在来凤县城生活了整整四年。经过这四年的适应,他们已由当初的人生地不熟、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吃不惯当地的饮食,逐渐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家里的人口,也由当初的两个人,变成了四口之家,女儿建珍已有4岁,儿子建国也有2岁了。一家四口人住在两间砖瓦房里,虽然房子不宽敞,但也不太拥挤;生活虽然过得清淡,但一家人和和美美,苦中有乐。从来凤县城到三胡,不仅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子女入学以及就医更是困难;从县城到山沟乡镇,生活质量不是大踏步地提高,而是大踏步地后退。在山区乡镇工作的人,无不盼望有朝一日调进县城工作,或者是能把家安在县城。可张富清却一路“逆行”,从大城市武汉到偏远落后的来凤,又将从来凤到最贫穷的三胡。

  张富清至今还记得县领导找他谈话的情景。那是他从党校结业回到县城上班不久的一天下午,县上的一位领导代表县委找他谈话。县领导先是对张富清优良的思想品德、出色的工作业绩进行了一番肯定,然后对张富清在党校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给予了赞扬,接下来县领导话题一转说:“我们来凤有一个三胡公社想必你也知道,那里自然条件很差,人民群众生活贫穷,公社党委班子缺少年轻有为的干部,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安排你到三胡去工作,担任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希望你继续发扬不怕吃苦的优良作风,用你的实干精神与公社党委一班人团结奋斗,带领三胡群众早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最后,县领导关心地说,有什么想法和困难,尽管讲出来。

  张富清对三胡的贫穷落后,不仅早有耳闻,而且曾亲眼所见,但他依然毫不犹豫地表态说:“只要是组织的决定,我都坚决服从。”因为在党校学习期间,张富清便萌生了到基层为社员群众做点实事的想法,所以县领导的谈话、组织对他工作的安排并没有让他感到意外,反倒觉得合了自己的心愿。他决心用在党校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去改变山村的面貌,让社员群众过上有吃有穿的幸福生活。

张富清与孙玉兰

  当天晚上,在饭桌前,张富清把下午县领导找他谈话,派他到三胡任职的事情告诉了孙玉兰。孙玉兰不知道三胡在什么地方,便好奇地问:“三胡在哪里?”

  张富清说:“三胡在来凤县城的西北面,在一个叫胡家沟的大山沟里。”

  孙玉兰又问:“那从来凤县城到三胡有多远?”张富清说:“远倒是不远,也就30多里的路程,只是路不好走,出城就是爬山。”

  孙玉兰忧虑地说:“你到了三胡,我们母子怎么办?”

  张富清说:“你要是不怕吃苦,就跟我钻山沟。”

  孙玉兰说:“我们不是已经住进大山里了,只是建珍、建国年龄都小,建珍就是因为来凤医疗条件差,才落下了病根。”

  张富清想了想说:“要不你们留在城里,我有时间就回城里看你们。”

  孙玉兰说:“留在县城里,就医上学倒是比三胡方便,可我们在城里一个亲人也没有,也没个依靠。你到了乡下,进了大山,回来一趟也不容易,一心挂两头,反倒干不好工作。我们还不如跟你去,一家人有苦同担、有乐同享。”

  张富清说:“你可得想好了,迁出了城,想返回来就难了。”

  这一夜,孙玉兰辗转反侧睡不着。她倒不是怕吃苦,也不是适应不了山里贫穷落后的生活。她主要是担心山里医疗条件差,女儿已经落下了病根,万一儿子再出现什么意外情况,那可怎么办啊。

  鸡叫五更了,她的脑袋依旧一团乱麻。回望与丈夫一起走过的路,她蓦然想起自己当初在决定离开武汉到来凤时对丈夫说过的“你到哪儿我跟你到哪儿”,这句话让她的心里顿时亮堂起来,纠结像乌云被风吹跑了一般,人一下子轻松了,内心的宁静让她很快安详地进入了梦乡。

进入三胡上巴院子的路口

  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一往无前。张富清接到任命后,没有留恋,更没有犹豫,举家迁到了三胡公社所在地胡家沟,住进了紧靠山根、房门临街的两间土砖房里。

  三胡公社在两座高山间的峡谷里。公社人口有2万多人,以汉族、苗族、土家族为主。那时,张富清干劲冲天,他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利用两个月的时间,跑遍了三胡所辖的胡家、苏家堡、猴粟、三堡、八股5个管理区,18个生产大队,214个生产小队(1958年三胡成立人民公社时的行政体制),他对农村、对三胡贫困落后的情况,有了更细致的体会和更深刻的认识。

  三胡多山,多高山。“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地,身无三分银”,三胡是样样都占。还有人的思想观念,更是处在一个近乎原始的状态。

  靠天吃饭的地方,最怕的是天旱,可偏偏三胡连续两年大旱。老天似乎在考验张富清。在他到任两个月后,三胡又遭遇了百年未遇的旱灾,一时间各生产大队人畜用水告急。“谁去上巴院子?”公社党委田书记眼巴巴地望着党委成员。

  “我去!”张富清站起来干脆有力地说。

电视剧《功勋:默默无闻张富清》剧照

  第二天一大早,张富清头戴草帽,脚穿草鞋,背上挎包和水壶上了路。

  那时,三胡公社与各管理区、生产队不通公路,仅凭一条条崎岖陡峭的山路与各生产队相连。张富清天麻麻亮从家里出发,走到下午三点才到上巴院子。因为天太热,身上带的一壶水早已喝得见了底。四面环山的上巴院子唯一的一条小河干涸了,所有的堰塘干涸了,田地里的庄稼干枯得可当柴火用,就连村中寺庙里一口千年不干的老井也快见了底。

  在生产队队部,因急火攻心而满嘴起泡的大队支书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干旱的天,多久了一滴雨都没有下,再不下雨,人都得干死!”

  张富清一口陕西话,当地人听不大懂,他尽量少说话,要说就说短句,于是说:“找到水才能保命,等雨咋行?”

  支书舔了一下嘴唇说:“寺庙里千年古井都见了底,还能有什么办法?”在他们的观念中,只要庙里那口古井枯竭了,其他的地方就再不会有水。古井标志着干旱的程度,也影响着他们找水的信心。

  张富清的倔劲上来了,不容商量地命令道:“这么大的山,不可能没有水,出去找!”

  支书扭头瞅了一眼窗外火辣辣的太阳说:“古井都见了底,其他的地方也不会有水。”

  张富清干渴的嗓子仿佛在冒烟,他抿了抿嘴唇说:“不找,你怎么知道找不着?”

  支书又看了一眼窗外说:“太阳像个火球球,会热死人的。”

  张富清一听他说“热死人”,心里就冒火,略带怒气地批评说:“难道比上战场还可怕吗?”

  支书听了不再吭声,屋子里一时陷入寂静。窗外大槐树上的蝉正拼了命地聒噪。

  张富清对民兵连长邓明诚说:“你当过兵,还上过朝鲜战场,你怕死吗?如果不怕死,你就跟我当找水的突击队员。”邓明诚当了八年兵,上过朝鲜战场,登过海南岛,是一条硬汉子。

  他立马站起来说:“你张主任都不怕死,我的命能比你张主任的命更金贵吗?”

  张富清就像是当年在战场上炸碉堡、当突击队员一样,呼的一下站起来,手一挥说:“那就好,我们去找水。”张富清顾不得歇口气,顾不得酷暑炎热,带着邓明诚进山去找水。张富清家住汉江边,了解水的习性,知道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他们沿着干涸的河床走,去找河水的源头。太阳像火球,山上的树都快烤焦了。炽热的鹅卵石直烫脚板,攀爬一道道崖壁,就像手里握着滚烫的烤红薯。他们热得嗓子像着了火,全身汗水不停地往外冒,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太阳落山前,他们终于走到了小河的源头。源头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下的一个石洞里,洞口有大水缸粗。邓明诚说,往年这儿可是泉水叮咚,现在成了干鱼嘴。张富清摆了摆手,示意邓明诚少说话,以保存体力。他蹲下身子,弯着腰往洞里钻。邓明诚用手扯住张富清的衣服说,不要往洞里走得太深,听祖辈讲,洞里有妖怪,凡进去的人,就没有能走出来的。张富清笑了笑,让他留在洞外守着,自己钻了进去。

  山洞黑黢黢的,像张着的鳄鱼嘴。地上的细沙软绵绵的,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张富清从挎包里取出手电筒,洞穴一下子亮堂了。越往里走越清凉,越往里走越幽静。刚才还大汗淋漓,现在全身凉爽。他照了一下洞壁,再用手摸,石壁上不像外头那么干燥,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此时,突然从前方传来水的滴答声。他赶紧往前走几步,拐一道弯,在手电筒的光束下,一滩清水如蓝宝石般发出光亮。他仿佛在沙漠中看到了绿洲,几步奔过去,先是用手在平静的水面上划了几下,然后将手电筒放到一边,用双手捧起水一口气喝了个够,只觉得凉爽沁入了心坎。他拿起手电筒朝石壁上照去,凹陷的石壁长满了青苔,一股股清泉水正顺着青苔向下缓慢地滴淌着。

邓明诚老人讲述当年找水往事

  张富清欣喜万分,朝洞外大喊了几声,但不见邓明诚应答,山洞里只有他自己的回音。他取下喝空了的水壶,装了满满一壶清泉。

  张富清走出洞外,邓明诚正急得在那儿转圈圈。张富清对邓明诚说:“这下好了,洞里有水。”邓明诚哪里肯信。张富清将水壶递到他手中,说:“你喝一口就明白了。”邓明诚接过满当当的水壶,顿时手心里感到丝丝凉意,他激动地一把拧开水壶盖,仰起脖子咕嘟咕嘟直往喉咙里灌,然后一抹嘴巴感慨万分地说:“太解渴了!祈祷观音下雨不见雨,张主任来了有水喝。”

  张富清看天色还早,让邓明诚赶在太阳落山前回村里,通知每家派一个人来取水。

  这一夜,上巴院子沸腾了,人们喝到了甘甜的泉水。天旱干死人的恐惧在他们的心中烟消云散。通过找水这件事,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走出困境。

  第二天,在张富清的带领下,他们又在一个深山沟里找到了一处泉眼。

  第三天,他们继续扩大战果,在离村庄最远的北山峰下再次找到了一个泉眼。这一年入秋后,张富清带领上巴院子的几个生产小队的社员大搞水利建设,在几处水源地筑了小水坝,修渠引水,确保农田灌溉。1961年、1962年上巴院子连续两年粮食丰收。他们不仅摆脱了干旱与饥饿,还积累了在水源地修筑小水坝、在小河滩修筑小堰塘来抗旱保丰收的经验。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陕西作家网诚邀您一起分享阅读感受,您可在“文學陝軍”公众号进行留言,讲述身边的英雄故事。截止9月4日15时,我们将会根据留言内容,精选3条,赠送签名版《张富清传》

 

  第二期留言获赠签名版《张富清传》开奖结果现已揭晓。

  恭喜以下三位朋友获得《评<张富清传>丨李炳银:新时代的精神坐标(留言有赠书)》留言赠书奖品。请您将签名称谓(例:XX先生/女士)+电话+邮寄地址发送至“文學陝軍”公众号后台,以便为您邮寄奖品。

书记信箱 陕西省作协
微信公众号